大未課堂
當燈光遇見算法:一個燈光師的實戰筆記
發表時間:2025-05-19 19:41:16
文章來源:本站
瀏覽次數:14
三年前在《流浪地球3》片場,當我第一次看到LED墻反射在宇航服上的動態光斑時,突然意識到——這個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革命。
第一節:那些傳統燈光手冊沒教的事
虛擬背景下的光污染陷阱
去年參與某歷史劇拍攝時,LED墻的藍光溢出嚴重污染了演員的面光。我們最終用三層紗布+1/4CTS凝膠的組合,才還原出真實的燭光效果。記住:虛擬制片中,減光比補光更重要。
程序化燈光的"人情味"調試
開發了一套基于Python的燈光情緒算法:
緊張場景:色溫5870K±200,頻閃間隔0.3s
溫情場景:主光/輔光比1:2.3,添加10%琥珀色
但最重要的還是手動微調——就像炒菜最后的收汁,數據永遠替代不了人的判斷。
第二節:窮劇組的生存智慧
用手機拍出電影感的秘密
測試過37種反光材料后,發現五金店的鋁塑板其實效果最好。關鍵是要先砂紙打磨邊緣,否則會出現難看的硬邊光。
燈光助理的自我修養
建議新人隨身攜帶:
修電工膠布(固定線纜用)
黑色垃圾袋(臨時遮光)
彩色玻璃紙(應急色溫調節)
這些比昂貴的濾鏡更實用。
給年輕燈光師的建議
最近面試新人時發現,能熟練操作Skypanel的人很多,但懂得"光應該有重量感"的太少。技術會過時,但對光的理解力才是這個職業的護城河。